📕
HTML & CSS
  • 網頁設計 - HTML & CSS
  • 1 簡介
    • 1.1 講者簡介
    • 1.2 課程須知
    • 1.3 網站前端簡介
    • 1.4 開發工具簡介
    • 1.5 第一個網頁
  • 2 HTML
    • 2.1 html 文件基本結構
    • 2.2 宣告、標籤、屬性、元素
    • 2.3 保留文字格式
    • 2.4 表示程式的標籤
    • 2.5 註解
    • 2.6 網頁標題
    • 2.7 中介資料(Meta Data)
    • 2.8 縮寫
    • 2.9 斷行與水平分隔線
    • 2.10 段落
    • 2.11 內容標題
    • 2.12 判別區塊與行內
    • 2.13 列表
    • 2.14 清單
    • 2.15 連結
    • 2.16 圖片
    • 2.17 獨立內容
    • 2.18 表格
    • 2.19 嵌入外站
    • 2.20 span 和 div
    • 2.21 引用
    • 2.22 有結構的語意元素
    • 2.23 結構驗證
    • 2.24 HTML Entity(實體)
    • 2.25 影片
    • 2.26 音訊
    • 2.27 其它標籤
    • 2.28 表單
    • 2.29 HTML 所有標籤
  • 3 CSS
    • 3.1 套用 CSS
    • 3.2 註解
    • 3.3 Selectors - 屬性及值
    • 3.4 Selectors - 符號
    • 3.5 Selectors - class 和 id
    • 3.6 關於優先權
    • 3.7 排版 - 關於 display 屬性
    • 3.8 排版 - 區塊模型(Box Model)
    • 3.9 排版 - vertical-align 對齊
    • 3.10 練習 - 固定式版型
    • 3.11 關於 Pseudo Element
    • 3.12 關於 Pseudo Class
    • 3.13 文字樣式
    • 3.14 關於溢載
    • 3.15 連結樣式
    • 3.16 列表樣式
    • 3.17 表格樣式
    • 3.18 背景樣式
    • 3.19 排版 - 關於定位(position)
    • 3.20 排版 - 關於浮動(float)
    • 3.21 關於不透明度 opacity
    • 3.22 關於 visibility、pointer-events
    • 3.23 關於 outline
    • 3.24 表單樣式
    • 3.25 效果 - 游標
    • 3.26 效果 - 圓角
    • 3.27 效果 - 區塊陰影
    • 3.28 效果 - 文字陰影
    • 3.29 效果 - 轉換 transform
    • 3.30 Flexbox 排版 - Container
    • 3.31 Flexbox 排版 - Items
    • 3.32 Column 多欄排版模式
    • 3.33 其它補充
  • 4 練習
  • 5 作業:網頁切版
  • 6 參考資料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  • 練習:第一個網頁
  • 第一步:撰寫 html
  • 第二步:撰寫 CSS
  • 第三步:撰寫 JS
  • 最後完成的一個網頁
  • 使用 VS Code 安裝 live-server 套件
  1. 1 簡介

1.5 第一個網頁

練習:第一個網頁

使用編輯器,在 html_css 建立一個 practice 資料夾,以做練習用。

然後在 practice 資料夾裡,新增以下四個資料夾及一個 index.html 檔案:

  • css/ ←「 / 」表示這是一個資料夾,建立 css 資料夾。

  • fonts/

  • images/

  • js/

  • index.html ← 這是檔案,副檔名為「html」。

第一步:撰寫 html

編輯 index.html

<!doctype html>
<html lang="zh-Hant">
  <head>
    <meta charset="utf-8">
    <title>這是網頁標題</title>
  </head>
  <body>
    <h1>這是內文標題</h1>
  </body>
</html>

寫好後,用瀏覽器開啟看看。index.html 點擊兩下,可於瀏覽器中直接開啟。課堂上建議先使用 Chrome。

第二步:撰寫 CSS

以下原始碼放在 </head> 結尾標籤之前:

<style>
  h1{
    color: red;
  }
</style>

第三步:撰寫 JS

以下原始碼放在 </body> 結尾標籤之前:

<script>
  var h1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h1")[0];
  h1.addEventListener("click", function(){
    alert("open dialog");
  });
</script>

這門課不會上到 JavaScript,但還是先瞭解基本的放置位置。

最後完成的一個網頁

<!doctype html>
<html lang="zh-Hant">
  <head>
    <meta charset="utf-8">
    <title>這是網頁標題</title>
    <style>
    h1{
      color: red;
    }
    </style>
  </head>
  <body>
    <h1>這是內文標題</h1>

    <script>
      var h1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h1")[0];
      h1.addEventListener("click", function(){
        alert("open dialog");
      });
    </script>
  </body>
</html>

即完成了一個有 HTML、CSS、JavaScript 網頁。

觀察:

1、瀏覽器開啟的頁面

2、滑鼠右鍵 → 檢視原始碼

使用 VS Code 安裝 live-server 套件

影片示意:

就產生了 http://127.0.0.1:5500 網址。

Previous1.4 開發工具簡介Next2 HTML

Last updated 1 year ago

《WebMix》VS Code 編輯器安裝 live server 套件示範YouTube
Logo